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11月20號,德國媒體《明鏡周刊》爆出一則猛料,不僅指認出“北溪爆炸案”的主謀,并揚言其與美國中情局息息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明鏡周刊》選擇這一時機爆料真相,又與美國即將到來的政權交替有沒有關系呢?
作為世界六大情報機構之一,美國中央情報局(后稱中情局)主要工作應該是“公開或秘密”收集分析情報數(shù)據(jù),并報告到美國政府部門。
然而在現(xiàn)實中,美國中情局不僅多次深度參與到國際事件之中,甚至還從謀劃到實施“一應俱全”。
今年9月委內瑞拉方面在一場公開講話中,直接表示美國情報機構參與串通反對勢力意圖謀殺委內瑞拉領導人事件,并要求美國給出解釋。
10月17日,美國國防部也曾親口承認,美國情報機構對以色列清除對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一事提供了重要幫助。
還有今年美國方面針對所謂“伏特臺風”黑客事件進行大幅對華炒作,經過我國嚴密調查才發(fā)現(xiàn)該計劃就是由美國情報機構設計,并聯(lián)合“五眼聯(lián)盟”國家共同參與的。
可以說,從美國“后花園”南美洲到“競爭對手”中國所在的亞洲,還有“戰(zhàn)火紛飛”的中東地區(qū),美國情報機構足跡已經遍布全世界。
那么在歐洲方面自然也不可能“幸免”,日前一則關于北溪管道爆炸的新聞橫空而出,德國媒體直指與美國中情局有所關聯(lián),這一下中情局真的藏不住了。
說起北溪管道爆炸自從發(fā)生以來,聯(lián)合國曾經公開表示希望盡快展開國際調查,好給國際社會一個交代。
不過當時一些美西方國家打著“信任”的幌子,主張該由事件相關方瑞典、丹麥與德國進行“獨立調查”,所以此事也就由此推進下去。
然而截止至今年2月,瑞典和丹麥兩國卻相繼表示要結束調查,并均給出“缺乏充足理由提起訴訟”、“沒有調查權”這樣的理由。
對此解釋,該事件直接受害國俄羅斯公開回應:明明知道有人破壞,卻不繼續(xù)調查,這簡直太荒謬了。
只不過在此期間,同為最大“受害者”的德國方面并沒有放棄??上У聡m然沒有宣布調查結束但也從未給出過一個結果,讓整起事件再蒙陰影。
這導致中國曾在聯(lián)合國會議上“仗義執(zhí)言”:國際社會這兩年來所付出的信任與時間,根本沒有換來事情的真相。!
當然此事也并非毫無進展,比起德國政府的“無力”,德國媒體似乎更愿意披露事件的進展,今年8月德國《明鏡》就披露稱,北溪事件背后很可能就是烏克蘭情報部門實施的。
對于這一宣稱不僅烏克蘭予以否認,就連還在和烏克蘭交火的俄羅斯方面也表示不信任,并在同月發(fā)表聲明,認為這就是一種“甩鍋”行為。
對此匈牙利外交部長一度“嘲笑”涉事國家的官方調查就像個笑話,至此“北溪事件”又進入到了沉寂之中,直到本月才有所變化。
11月20日,德國《明鏡周刊》再度發(fā)文爆料,這一次不僅比上一次更加詳實,指出了此案主謀就是羅曼·切爾文斯基。
并且還指出切爾文斯基所在的烏克蘭團體長期與美國中情局(CIA)有所聯(lián)系,甚至主犯本人還經過中情局的長期培訓。
該文同時指出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于拜登政府一直對于該項目不滿,尤其是在爆炸事件前,美方已經多次“敦促”德國要放棄“北溪2號”管道項目。
那么現(xiàn)在眾人的焦點在于這篇報道為何選擇這個時機發(fā)布?以及其真實性到底如何?重點有二。
其一在于拜登政府對于美國中情局的信任度有多高?這一點從去年7月拜登宣布將中情局的局長伯恩斯提升為內閣成員,就可見一斑。
其二在于德國為什么敢于公開調查結果?畢竟美國情報機構自二戰(zhàn)后就實控著德國安全系統(tǒng)。
要想搞清楚這一問題,還需要先從美國不同政府針對此事態(tài)度,以及北溪2號管道相關“重要”時間點來入手。
2021年8月,北溪2號第一條支線已經完成調試工作,同年10月俄方已經開始為管線注入天然氣,這正是特朗普上一任期最后的時間。
緊隨其后2022年2月,上任不久的拜登政府就公開宣布要對北溪2號管道項目實施全面的制裁。
很顯然美國兩屆政府的交替,給該項目帶來了截然不同的變化,如今隨著特朗普競選大勝,很可能也將帶來又一次的改變。
日前特朗普擬成立一個名為“美國政府效率部”的部門,并且意圖讓在其大選中竭力支持的馬斯克領導。
雖然還未正式上任,但馬斯克已經“躍躍欲試”,本月21日他就曝光了其“政府效率部”的工作計劃。
這些計劃中包括大幅度削減政府工作人員的比例,以及大幅消減聯(lián)邦政府相關法規(guī),很顯然拜登“器重”的中情局也涉及其中,未來或將大幅削弱影響力。
或許這才是德媒敢于在這個政府交替之際,忽然發(fā)聲讓“北溪爆炸案”真相浮出水面的真正原因吧。
雖然此前俄方進行過反駁,稱有報道認為“北溪”遭襲事件是由小型烏克蘭團體策劃并實施的,這種說法不太可信。
不過鑒于此次爆料仍舊不是德國官方的調查結果,所以我們也應保持理智的態(tài)度看待這個“真相”,直至其徹底由官方揭露具體情況的那一天。
環(huán)球網《德媒爆猛料:“北溪”管道爆炸案嫌疑人曾長期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培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當眾吃掉4500萬元“最貴香蕉”,90后幣圈富豪孫宇晨:香蕉沒了就像去中心化
豪門悲喜夜:阿森納5-2狂勝 巴薩1-2創(chuàng)53年恥辱 拜仁1-1絕平多特
一場5-0讓西甲變天,皇馬跌至第3:54歲匪帥殺瘋7連勝,2場轟11球
灣區(qū)黃金樞紐之上,有靈魂與底蘊的「世界莊園」廣佛新世界,打版第四代高質量住宅!
《編碼物候》展覽開幕 北京時代美術館以科學藝術解讀數(shù)字與生物交織的宇宙節(jié)律